导航
导航

摔跤吧 爸爸

今天下午,小组组织观看了印度电影《摔跤吧 爸爸》,之后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讨论,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,收获颇丰。

电影讲述了一个全国摔跤冠军,为生活所迫,放弃运动生涯,转而希望培养自己的儿子,无奈生了四个女儿,偶然间发现两个女儿拥有摔跤天赋,继而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,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。这个电影属于那种你看了开头就基本能猜到结局的电影,然而却能做到全程无尿点,让你痴迷于演员的演技,实属不易。

看完整部电影,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电影中的音乐了,尽管语言不通,但是适时响起的音乐,还是让我产生了共鸣。在我的印象中,经典的电影不仅仅是故事好,演员演技棒,而且音乐也一定很不错,这部电影满足了我对经典的要求。

电影中的父亲,梦想着有一天能获得世界摔跤冠军,为印度赢得一块金牌,后来经历一系列的事,转而开始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。在印度那样一个女人露腿都会被人议论纷纷的社会中,可想而知,父亲和两个女儿受到的阻力是巨大的。然而父亲坚定的信念,对金牌的执著,以及两个女儿在听到女伴结婚时说的话之后的顿悟,都是对冲破阻力最大的帮助。在经历一番之后,最终,两个女儿都获得了世界摔跤冠军。

电影中的父亲为什么对金牌有那么深的执念?其实了解一下印度就知道了,印度一直要成为一个大国,而且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,确实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,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。可是,一到大型的国际运动赛事,印度人就集体消失了,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,恐怕是不合适的。曾经我们也是这样,还记得李宁“兵败汉城”之后,甚至有人直接给他寄刀子。我们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甚至直到 2008 年奥运会之后,才不再唯金牌论,而是开始关注运动员本身。这样才会有傅园慧,宁泽涛,尽管没有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,却依然受到大家的喜爱的运动员。对于印度来说,想要度过这样一个阶段,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。

电影上映之后,票房尚好,口碑也很不错,然而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。比如批评父亲的专权,批评父亲为了让女儿实现自己的梦想,强迫她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,没有让她们选择自己的未来。其实我们这样说是不合适的,你没有站在那样一个社会中,只是靠了解和倾听,是永远也感受不到的。讲个真事,有一个人早年间逃荒到了黑龙江一个偏远的山村,后来生了七个女儿一个儿子,这个人懂得一点文化,知道知识的重要。于是逼迫孩子们读书,孩子们不听话时,甚至不惜体罚,后来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,离开了山村。女儿们后来谈起父亲,依然会说父亲残忍,专权,不给她们自由,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埋怨父亲。讲这个例子,可能不太合适,毕竟逼迫孩子们读书和逼迫女儿去练摔跤是不能相提并论的。但是在电影中却是最合适的,首先两个女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,如果不是父亲的干预,可能上几年学,然后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;其次他们的父亲曾经是全国摔跤冠军,这是一个极大的资源,父亲有着丰富的经验,能给她们最合适的指导。如果说父亲只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,把女儿当作实现梦想的工具,那么在女儿不听话时,就应该会有体罚的桥段。在电影中,完全没有这样的情节,甚至最生气的一次,女儿去参加别人的婚礼,也只是打了大侄子一巴掌。最重要的是,父亲也定了一年之约,如果一年后,女儿们还没爱上摔跤,就永远放弃。由此可见,父亲是深深的爱着女儿,并尊重她们的选择,所谓专权,是不成立的。

电影之外:饰演父亲的阿米尔 汗,是印度国宝级演员,不仅主演了多部经典的电影,而且一直致力于公益等社会事业,印度有他,国之甚兴。